學術資訊


2023525日下午,西南财經大學胡甯副教授應邀參加太阳成集团tyc234cc雲山會計大講堂學術講座,此次講座以中國本土監管問詢函為話題,對交易問詢函的制度背景,作用機制以及監管成效進行詳細的介紹,由此引出問詢函監管層面的研究方向,以期為監管層進一步深入轉變監管思維、創新監管模式提供一定的價值。講座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曹瑜強老師主持,校内外師生共30餘人參加。


本次講座胡教授講述了自己對問詢函相關研究的探索經曆,并将其描述為“模仿——創新”,在講座過程中“再現”探索經曆。首先是介紹了問詢函的由來以及定義,問詢函是基于監管轉型、為實現信息披露直通車的背景下産生的,是證監會要求企業對某些事項詳盡解釋、補充說明以及更正的通知書,教授提到自己的探索研究過程,首先是閱讀問詢函相關的外文文獻并進行總結,引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否”的疑問,在中國特殊的制度環境下,所導緻的政府和市場關系有明顯差異,那問詢函的作用機制是否也會存在差異,後續教授對此也做了詳細的介紹說明。

後續的介紹主要分為市場和政府在監管過程中誰更“洞察秋毫”、對于問詢函監管企業是否會有“未雨綢缪”的反制,和證監會在問詢函監管中受否“言行一緻”三大部分。在問詢函執行過程中,證監會發問詢函是因為發現違反規定而發,是因為市場先有“蛛絲馬迹”促使證監會發現,還是證監會自身定期的核驗結果,另外在政策的幹擾下,證監會發問詢函标準是否會受到幹擾,如對于政策扶持的行業發函率下降表現“言行不一”,企業對于對于問詢函是否會刻意規避,或者刻意迎合證監會。

胡教授在講座中以現實案例引出觀點,如格力在内部會議中透露信息幹擾市場,證監會給予黃牌警告,但“美的”同樣的行為卻并未第一時間收到黃牌警告,這說明證監會在執法過程存在不一緻性,但“美的”因“格力”黃牌而被證監會補黃牌,這說明證監會并不是完全靠自身核查進行監管,而是通過市場的“蛛絲馬迹”判斷事件後果的嚴重程度,并以此為依據進行處罰。另一個案例是關于政策扶持行業的問詢函發函率,IPO扶貧政策出台,如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科技版相繼推出“綠色通道”,發函率也明顯降低,這也說明證監會執法除了會受到市場影響,還具有一定的政策傾向性。從此角度來看,證監會的政策傾向性産生的“選擇性執法”會被企業利用,企業不完全被動“挨打”,而是迎合證監會降低處罰概率。除此之外教授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若對已處在“綠色通道”的企業發問詢函,所産生的信号沖擊更大,證監會可以利用市場對信息反應度提高監管效率。

在最後的交流讨論環節,胡甯副教授還分享了過往的論文發表經驗。最後曹瑜強老師總結了胡甯副教授的分享内容,并表達了感謝,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圖文: 郭海濤

編輯:彭潔珊

初審:王建業

複審:彭潔珊

終審:龍文濱

上一篇: 南京審計大學廖林副教授應邀做客雲山會計大講堂

下一篇: 陸正飛教授應邀做客我校著名教授論壇第586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