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下午,由大學工會主辦的教職工毽球比賽在北校區體育館舉行。
賽場上,老師們個個身姿矯健,奮力拼搏。每支隊伍都團結協作,相互鼓勵,充分體現了着“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體育精神。比賽過程也是異常激烈,比分的不斷交替上升一次又一次把比賽推向高潮,也讓比賽結果撲朔迷離,場邊喝彩聲、加油聲此起彼伏。
經過激烈的角逐,十六支毽球隊伍中我院教工獲得第六名的成績。
此次比賽不僅僅豐富了老師們的課餘生活,讓老師們放松身心,同時也增強了我院教職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毽球比賽賽場

學院教工練習毽球
又訊為紀念“五四”運動98周年,增進青年教職工交流,校工會于5月4日下午組織青年教職工代表前往番禺寶墨園,開展“文化之旅”活動。
寶墨園建于清朝末年,集清官文化、嶺南古建築、嶺南園林藝術、珠三角水鄉特色于一體,參觀此園,有利于增進青年教職工對嶺南文化的了解。園内的包相府廟,是為頌揚龍圖閣直學士包拯而建,清末民初增建寶墨園。後遭到損毀,于1995年重建。門前兩幅工藝精湛的民間磚雕,分别為包拯怒鍘陳世美與包勉的故事,豐富了教職工們的曆史文化知識。
此外,在園内導遊的帶領下,教職工們欣賞了精雕細琢的灰雕、石雕、陶塑和紫檀木雕,以及千年羅漢老松、九裡香、兩面針樹等樹木花卉;欣賞了在絢麗燈光下千姿百态的鐘乳石,以及玫瑰園内正逢花季盛開的各色玫瑰,充分感受了寶墨園人文與自然景觀之美。園内還陳列着一副驚世之作——已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圖》,它真實地還原了清明上河圖之景,使得往來遊客都駐足觀賞。在參觀過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參觀“趙泰來藏品館”。這座外表古樸的館内陳列着衆多藝術精品,是一座莊嚴的藝術殿堂。在感受藝術之美的同時,教職工們也被捐獻該館的華僑那濃厚的愛國情懷與無私的奉獻精神深深地感動。
寶墨園也是一座頗具特色的園藝精品公園,除了樹木花卉和建築之外,園内周邊還有龜池、放生池、錦鯉池、蓮池,帶給遊人美的享受,參加活動的青年教職工無不被吸引住,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美景。
在“五四”青年節之際,我們回望曆史,國之危難時,青年們率先奮起反抗,展現中華民族青年之志氣,他們不懼死亡的勇氣,先進的思想與高尚的愛國情操時至今仍激勵着我們。聯系實際,為了使青年教職工更加深刻地體會崇高的精神,學習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工會贈送了《苦難輝煌》這本書給參加活動的教職工。該書榮獲圖書出版最高獎項“中國出版政府獎”,由中組部和中宣部聯合向全國黨員幹部推薦。它記錄了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立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的偉大壯舉,展現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争的正義、艱辛和偉大。
“五四”青年節文化之旅活動的圓滿舉行進一步豐富了青年教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愛崗敬業、勇于創新的熱情,成功地增進了青年教職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工會青年教工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