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下午,第六屆跨學科會計研究國際研讨會第一分會場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北校區行政樓第一會議室召開。本分會場分為上下兩場,上半場由湖南大學張沙夫副教授主持,聚焦讨論了《The Effect of CEO Awards on Firm Innovation》《Long-Term Oriented Culture, Performance Pressure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From Traditional Customs to Investment: Minority Ethnic Corporate Leaders and Green Investment》三篇文章;下半場由太阳成集团tyc234cc王豔教授主持,聚焦讨論了《Across Borders: the Impact of US-Seasoned Directors on Global Financial Reporting Harmony》《Investor Interpretation of Customer Financial Distress》《Better Controlled at Home: CEO Hometown Ident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三篇文章。
12位彙報人和點評人分别就其前沿研究做出精彩分享與評析,現場參會者讨論也非常熱烈,以下分别做概述介紹。
會議上半場在湖南大學張沙夫副教授的主持下有序開展。

張沙夫副教授主持分會場上半場
第一位彙報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官欣悅老師,其論文題目為《The Effect of CEO Awards on Firm Innovation》。官欣悅老師首先介紹了CEO獎項的定義和研究背景,指出獲獎CEO會受到高度的社會關注,這可能會對其管理決策行為産生重要影響。文章基于upper-echelon理論,主要探讨了CEO獎項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發現,CEO獎勵對企業創新具有積極影響,機制檢驗發現資源效應和承擔風險能力是CEO獎勵影響企業創新的作用機理。

官欣悅老師彙報論文
點評及建議:本文點評人是西南财經政法大學的陳霞老師。陳霞老師建議作者深化創新質量的研究,如發明專利的百分比、授權專利的數量、專利引用等,以提高研究價值和吸引力。陳霞老師還指出了文章主要發現存在CEO過度自信的替代性解釋,并建議作者排除這一替代解釋。此外,陳霞老師建議作者識别那些有更多短視投資者的公司,并使用更直接的指标來衡量未來的風險承擔行為,建議回歸模型控制不随時間變化的企業和行業因素。

陳霞老師點評論文
第二位彙報人是來自福州大學的黃靜瑜老師,其論文題目為《Long-Term Oriented Culture, Performance Pressure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a》。論文探讨了長期導向文化對中國企業創新的影響,并分析了績效壓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發現,長期導向文化與企業創新能力正相關,并且這種文化能夠在績效壓力下促進企業創新。具體而言,長期導向文化能夠通過提高員工教育水平和内部控制質量來增強企業的實質性創新能力。這項研究不僅為文化與金融領域的文獻做出了貢獻,還為理解企業如何在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進行創新決策提供了新的視角。
點評及建議:本文點評人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任逍老師,任逍老師就論文可能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評論和建議。首先,建議論文中解釋變量使用長期導向詞彙與總詞彙的比率或泊松模型。其次,在文化對實質性創新和戰略性創新的差異影響部分,建議作者通過标準差來縮放回歸系數,并報告系數差異的F統計量。另外,建議探索創新指标的其他維度,如專利質量、引用次數、市場價值、探索性專利、開發性專利和原創性專利。此外,建議文章進一步确定兩者關系背後的作用機制,以及探索高管薪酬的作用。最後,任逍老師總結該文章是一篇有趣且具有重要政策意義的論文,寫作和執行都很出色。

任逍老師點評論文
第三位彙報人是悉尼大學的崔玮老師,其論文題目為《From Traditional Customs to Investment: Minority Ethnic Corporate Leaders and Green Investment》。文章探讨了中國少數民族企業領導者與綠色投資之間的關系。崔玮老師首先闡述了研究的動機,包括中國綠色投資的快速發展、政府的堅定承諾與舉措,以及非正式機構如儒家文化和宗教等在塑造和促進可持續商業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指出,少數民族群體雖然人口衆多,但在企業領導層和商業研究中卻鮮有代表。最後,彙報給出文章結論:擁有少數民族領導者的公司傾向于比沒有的公司更多投資于環保項目;少數民族領導者的比例增加,其綠色投資的規模也随之增大,表明領導層中的少數民族對綠色投資具有促進作用;主要結果不是由公司地點、行業污染度和國有所有權可能引起的内生性所驅動;對于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自然親近度的少數民族領導,其綠色投資的促進效果更為深遠。

崔玮老師彙報論文
點評及建議:本文點評人是中山大學的楊揚老師。楊揚老師首先肯定了論文的貢獻,認為這是一篇提供新視角的有趣文章,探讨了少數民族企業領導者在公司綠色決策中的作用,以及非正式機構在其中的影響。文章通過機制分析建立了少數民族環境背景與其環境行為之間的直接聯系,并基于領導者特征進行了異質性檢驗,發現年齡、任期和董事會成員身份對綠色投資的促進效果有不同影響。最後,楊揚老師建議作者可以增加分析董事長-CEO雙重身份和退休年齡對激勵效應的影響。

楊揚老師點評論文
會議下半場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王豔教授的主持下有序開展。

王豔教授主持分會場下半場
第一位彙報人是來自湖南大學商學院的連梓如老師,其論文題目為《Across Borders: The Impact of US-Seasoned Directors on Global Financial Reporting Harmony》。連梓如老師首先闡述了研究的動機和背景,指出在全球商業環境迅速變化的背景下,大量擁有美國經驗的董事湧入中國公司董事會。随後,報告提出了兩個核心研究問題:一是擁有美國經驗的董事如何影響中國公司的會計信息系統;二是對公司價值有何影響。最後,連梓如老師給出其論文研究結論:董事會中美國經驗豐富的董事越多,與美國同行的财務可比性越強,從而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和供應鍊合作夥伴。

連梓如老師彙報論文
點評及建議:本文點評人是暨南大學的孫翊原老師。孫翊原老師針對論文内容提出了以下幾點評論和疑問。首先,孫翊原老師提醒作者需要在文章中重點說明選擇董事而非CFO、會計師或獨立董事的原因,以及“海外董事任命對企業财務報告可比性影響”的具體含義(收益、會計信息還是财務報表的可比性)。其次,孫翊原老師就假設部分,提醒作者需要說明會計信息與收益之間的關系,以及利益相關者、風險管理等對企業可比性提升的作用。此外,孫翊原老師還提醒作者需要考慮美國背景董事如何獲得關于美國會計準則演變的豐富記憶,以及這種記憶如何影響财務報告的可比性。最後,孫翊原老師就實證結果部分,提醒作者明确“美國背景”的衡量标準,包括教育和職業背景等特質,更詳細地解釋研究方法和回歸結果,以确保研究的準确性和可複制性。

孫翊原老師點評論文
第二位彙報人是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梁慧老師,其論文題目為《Investor Interpretation of Customer Financial Distress》。論文的核心研究問題是客戶信譽感知沖擊如何影響投資者對供應商自身信息的反應。該研究發現,客戶信用評級的下調會導緻投資者對供應商意外收益的反應減弱,這與投資者感知到更多風險、更低持續性和更低增長潛力的觀點一緻。該研究豐富了盈利響應系數影響因素與信貸風險溢出效應的相關研究。

梁慧老師彙報論文
點評及建議:本文的點評人是中山大學的戴芸老師。戴芸老師表示論文研究内容很全面,聚焦于客戶信用評級下調對市場反應的影響,填補了盈利響應系數影響因素與信貸風險溢出效應學術研究缺口,并為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實際見解,如對FASB提高供應鍊透明度要求提供了理論支持。同時,戴芸老師就研究模型設計、回歸分析和績效衡量展開深入讨論,建議作者圍繞CCRD事件設計回歸模型,考慮供應鍊特定績效指标度量,并檢查效應的持續性問題。最後,戴芸老師對論文的創新性和相關性表示肯定,并祝願作者發表成功。

戴芸老師點評論文
第三位彙報人是來自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胡沛文老師,其論文題目為《Better Controlled at Home: CEO Hometown Ident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胡沛文老師起初介紹了CEO家鄉身份對其行為和決策具有較大影響,如并購表現和企業社會責任等。接着,她指出内部控制質量與商業道德密切相關,因此,文章以内部控制質量為切入點,重點分析CEO群體歸屬感如何驅動其在内部控制上的決策。最後,其研究結論表明,本土CEO會顯著提高企業内部控制質量(尤其對于管理審查不嚴格的企業而言),這種效應在一系列穩健性測試後仍然成立。機制檢驗發現本土CEO具有更高的聲譽關注和風險規避。

胡沛文老師彙報論文
點評及建議:本文的點評人是廣東财經大學的何恭政老師。何恭政老師認為論文基于身份認同的新視角拓展了企業内部控制質量的相關研究,強調了群體成員身份的重要性。論文還提供了關于管理層審查和CEO家鄉身份作為補充還是替代品在決定内部控制質量方面的實證證據,豐富了CEO家鄉身份與公司行為之間關系的文獻。何恭政老師高度評價了論文的新視角和巧妙的研究方法,同時也針對研究内容提出了具體建議,包括研究設計、數據分析、機制分析、變量構建以及數據描述等。他建議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讨家鄉CEO對将來内部控制質量的影響,以及短期與長期效應的差異。

何恭政老師點評論文
在各位專家學者的精彩彙報、深入交流與充分讨論中,六位學者順利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思路與成果。整場論壇學術氛圍濃厚,圓滿落幕。
圖文:李麗丹
初審:李麗丹
複審:鐘子英
審核:龍文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