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資訊

文字:陳月泠、陳超然   圖片:陳月泠、陳超然、巫丹   編輯:陳鳳月

76日上午,會計師事務所實務工作坊第三場專題講座順利進行。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夥人餘佳燕和咨詢副總監李雨蒙分别圍繞“颠覆與變革—數字時代下審計職業的發展與未來”和“撥雲見日,去僞存真—互聯網IT審計之大數據分析”兩個主題開講,本場講座由學院副院長左志剛主持。

餘佳燕分析大數據貫穿審計整體思路

餘佳燕以“颠覆與變革—數字時代下審計職業的發展與未來”為題,介紹了數字時代下,智能财務實踐的發展以及目前所處的階段。她指出,目前大多數企業正處于電算化階段,财務領先的企業發展至自動化階段,說明随着數字經濟時代的成長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傳統審計職業面臨着巨大的颠覆。還分享了何為大數據業務流程挖掘技術及其運用、流程挖掘的分析和優化以及被數據貫穿整體的審計思路,她建議同學熟練掌握ERP系統。這套系統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是集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員工及決策層提供決策手段的管理平台,對于改善企業業務流程、提高企業核心競争力具有顯著作用。

餘佳燕強調,數據化時代社會對具有數據分析能力的技術型、複合型、專家型審計師人才需求量會大大增加,對于人才的需求已從量的追求轉變為對質的要求,這将體現為對人才追求的量的減少和質的提升,其中對“質的提升”方面要求的關鍵點在于:人才的數據分析能力。此外,她講解了“項目計劃及風險評估”、“審計程序實施”、“總結與報告”三個階段運用到的最佳數據工具。提醒同學熟練掌握Excel和雲上共享處理的技能,時刻牢記自己立身于大數據時代。還介紹了畢馬威在審計師團隊開展“數字人才培優項目”,将審計師培養成業務專家、數據專家、技術專家三類專家以滿足數字化轉型的需要,使同學深刻地認識到大數據在審計職業中的重要地位。

李雨蒙講述IT審計的工作内容

李雨蒙分享了“互聯網IT審計之大數據分析”專題,強調IT審計就是信息系統審計,是獨立于信息系統本身、信息系統相關開發以及使用人員的第三方,是财務審計的延伸和支撐。指出大數據審計具有審計智能化、審計平台化、審計信息多維化、從抽樣審計向詳細審計轉變以及審計可視化等五大趨勢,以及面臨大數據獲取成本高、觀念與習慣轉變困難、人才難得、審計業務的複雜性與大數據審計體系設計的複雜性等五大挑戰。還介紹了IT審計的工作内容,并且通過不同類型的互聯網企業大數據分析的案例,展示了在互聯網審計中,審計人員借助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大數據分析的專門方法,通過人機結合,對被審計單位的網絡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及其本身的合規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基于網絡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遠程審計,深刻體現着互聯網大數據分析與審計工作的結合。

交流提問環節,餘佳燕提出在數字時代下要掌握“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思維,提前謀劃布局,學會設計和操作數字化系統及機器。她認為,大數據的變革對審計行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要立足自身專業、學好自身專業,才能更好地整體把握業務發展動态。李雨蒙表示,IT審計發展前景良好,鼓勵同學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關注大數據分析。

至此,本場講座圓滿結束。主講嘉賓分析了當前審計行業的發展,指明了審計職業的未來,提出了未來一名合格審計人需要具備的素質。同學們紛紛表示:深刻領會到了随着時代發展,審計行業也要與時俱進,不斷革新,數字化是重要環節。同學對審計行業的未來發展更加明晰,對未來的職業規劃更加精準。預祝同學們在接下來的講座中也能有所收獲。



上一篇: 會計師事務所實務工作坊系列報道 |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專場:資本市場比較及會計師事務所在IPO中的角色以及新收入準則結合行業介紹

下一篇: 會計師事務所實務工作坊系列報道 | 實務工作坊開幕式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