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态

工作動态

首頁 - 工作動态 - 正文


文字、圖片:周小霞、李旭英   編輯:陳鳳月

1月8日上午,太阳成集团tyc234cc在南校區教學樓D312教室召開 “一流課程申報及建設”專題會議,副院長蔣基路主持,全體專業教師參加。2020年獲得廣東省一流課程認定的三位老師劉中華、龍文濱、黃浩依次做了關于課程建設的精彩分享。

 

 

劉中華分享《基礎會計學》課程建設

 

會計學專業負責人劉中華教授指出,把握“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标準,提高教學信息化水平,對一流金課建設至關重要。劉中華首先解讀了金課認定的标準和要求,接着,詳細介紹了他長期使用藍墨雲班課平台和機考題庫系統帶領基礎會計學課程組團隊打造《基礎會計學》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的申報及建設經驗。

 

 

龍文濱分享《财務管理》課程建設

 

财務管理專業負責人龍文濱教授介紹了廣東省線下一流本科課程《财務管理》的申報及建設情況,詳細介紹她了帶領團隊,聯合使用釘釘課堂、啟課程平台、雨課堂平台、以及機考題庫系統,積累教學數據進行學情分析,并進一步介紹了教學改革、教研成果、教材編撰等金課建設規劃。

 

 

黃浩分享《審計學》課程建設

 

審計系主任黃浩副教授分享了他使用中國大學慕課平台開設國家級線上一流課程、廣東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審計學》的申報和建設經驗,以及他帶領學生參加專業賽事的經曆。他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網絡教學資源,發揮團隊合作,注重日常教學積累,全情投入教學工作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牢記教書育人的初心。

 

 

一流金課申報與建設分享

 

本次培訓會讓老師們對五類一流本科課程的申報和建設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對推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流金課經驗交流會後,在各個系部辦公室以及101會議室分頭舉行了系部教研會議(會計系、财務管理系、審計系,以及ACCA創新班項目教學團隊)。各系就師德師風建設、人才培養方案和規劃、思政課程内容建設、教師隊伍建設、一流課程建設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各系部教研會議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建設中國金課”報告摘要

 

2018年6月召開的“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陳寶生部長第一次提出“金課”概念。2018年11月24日,在第十一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作了題為“建設中國金課”的報告。吳岩司長的報告面向廣大教師深入探讨了建設中國金課的具體要求和實施路徑。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雖然是教育的微觀問題,但解決的是戰略大問題。課程是“立德樹人成效”這一人才培養根本标準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标化,也是當前中國大學帶有普遍意義的短闆、瓶頸和關鍵所在。

什麼是“金課”?吳岩司長提出了“兩性一度”的金課标準。“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所謂“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融合,要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所謂“創新性”,是課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呈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所謂“挑戰度”,是指課程有一定難度,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着,老師備課和學生課下有較高要求。相反,“水課”是低階性、陳舊性和不用心的課。

打造什麼樣的“金課”吳岩司長提出了建設五大“金課”目标,包括線下“金課”、線上“金課”、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虛拟仿真“金課”和社會實踐“金課”。打造金課,要充分重視課堂教學這一主陣地,努力營造課堂教學熱烈氛圍。要合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推進慕課建設與應用,開展基于慕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如何打造“金課”吳岩司長強調要調動各方積極性,為建設中國“金課”提供五大保障,包括政策保障、組織保障、機制保障、評價保障和經費保障。“金課”建設要在文、理、工、農、醫類全面精準發力,特别要在“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中率先發力。要做好實施一流課程“雙萬計劃”建設,以1萬門國家級和1萬門省級一流線上線下精品課程建設為牽引,打造一大批國家“金課”和地方“金課”。


 

上一篇: 【教學實踐周系列活動五】太阳成集团tyc234cc舉辦“尚行論壇”實務系列講座——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與合夥人制度

下一篇: 砥砺奮進,卓越遠航,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召開期末全院總結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