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太阳成集团tyc234cc财務管理系劉小清、杜鵑兩位老師參加了廈門國家太阳成集团tyc234cc舉辦的“新形勢下集團資金管理模式創新與實踐高級培訓班”。該課程契合了當前企業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吸引了大量企業财務工作人員和高校老師參加,報名火爆,共計有230人報名參與培訓。





本次課程共分三天講授,每天一個主題。

第一天課程的主題是“新形勢下企業融資實務”,由中弘卓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郜卓博士主講。郜總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十幾年的企業投融資實際操作經驗,熟悉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具體案例更是信手拈來。在課程中,郜總詳細介紹了各種融資工具,如何進行融資結構設計,以及融資與公司戰略的關系,最後對TCL的投融資案例進行了深入解剖。

第二天課程的主題是“資本效率與财務風險分析體系創新”,由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王竹泉教授講授。首先,王教授憑借自己長期以來對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研究和對新形勢下企業經濟活動形态的了解,重新诠釋了兩個重要内容,一是将傳統的經營活動和對外投資活動統歸為營業活動。這樣劃分的好處是讓企業可以根據兩類活動回報率的高低來進行資金的優化配置;企業經濟活動的分類,二是界定了資産、資金、資本三個不同的概念。資産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資金是在營業活動中運用的資本,它等于總資産減去非金融性負債;資本隻是投資者投入的資源,它等于所有者權益加金融性負債。這樣區分有利于我們在進行資本效率和财務風險分析時結果更加精準。在此基礎上,王教授創建性地提出了一套新的财務分析指标:
總資本回報率=(經營活動息稅前利潤+投資活動息稅前利潤)/總資本
總資本周轉率=(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總資本
資本負債率=金融性負債/(所有者權益+金融性負債)
資本杠杆=(所有者權益+金融性負債)/所有者權益
其中前兩個指标是評價資本效率的,後兩個指标是衡量财務風險的。
另外,王教授将供應鍊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營運資金管理中,倡導将營運資金管理的重心轉移到渠道控制上來,如按照營運資金與經營渠道的關系分為采購渠道營運資金、生産渠道營運資金和銷售渠道營運資金,從而進行分類管理。

第三天的課程由來自廈門國家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張佳林教授講授,課程名稱為“基于可持續發展的财務問題”。張教授語言風趣,善于調動課堂氣氛,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學員認識到,企業要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開成百年老店,必須做好以下财務管理活動:重視營運資本需求,借助杜邦分析體系分析股東損益,用經濟增加值衡量企業績效,建立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績效評價體系,尋找有戰略投資價值的項目等。
縱觀三天的課程内容,它們各成一體,又相互呼應,共同構成企業資金管理活動的有機循環。三位老師各有所長,每位老師都令人受益匪淺。